昆鋼上廠鐵礦王家灘礦區有品位35%~41%的赤鐵礦儲量300多萬t,一直未找到合適的技術進行有效的開發利用。2002年長沙礦冶研究院研制成功廣義分選濕式永磁強磁選機,2005年7月26日在文本南寧通過專家技術鑒定。隨后在有關鐵礦和鐵國各錳礦得到大規模工業應用。
2006年5月,昆鋼上廠鐵礦采取了有代表性礦樣2100kg破碎到-20mm,于22日運到了長沙礦冶研究院。首先取樣進行工藝礦物學研究,然后根據礦石表現結構,將其全部破碎到-6mm,采用廣義分選空間濕式永磁強磁選機進行一次粗選、一次掃選、一次精選分選,獲得了鐵精礦品位53.03%、回收率83.32%的技術指標。
1、礦石性質
礦石經破碎縮分后進行原礦多元素化學分析、鐵物相分析和原礦篩析等測定工作。原礦破碎-6mm后的篩析結果見表1。原礦多元素分學分析結果見表2,鐵的化學物相分析結果見表3。
2、分選試驗
試驗均用φ300mm×260mm廣義分選空間濕式永磁強磁選機,有效分選長度為150mm。
(1)廣義分選空間濕式永磁強磁選機結構及工作原理(圖1)。為了千方百計地補償磁場的不足,給礦方式采用上部給料。將永磁圓筒磁選機的分選箱密封后裝滿水,當物料給到正在水中運轉的圓筒上時,由于磁場的作用和水的浮力,使物料分散,弱磁性礦物在磁力作用下順著圓筒的旋轉向精礦斗一邊偏移,而非磁性礦物不受磁力的影響而沿圓筒直接向下沉降,進入非磁性物排礦料斗,從而實現分選。通過調整分礦板,可使物料獲得*佳分選指標。
(2)不同粒度試驗。根據礦石的表現結構,礦石首先要破碎到-6mm才能大部分達到解離。因此,將原礦破碎至-6mm和-5mm,采用廣義分選試驗,結果見表4。
從表4可見,破碎到-6mm的選別指標無論是精礦品位還是回收率都較好,說明原礦破碎到-6mm是可行的,破碎粒度越粗,過粉碎就越少,因此,無論是試驗還是將來生產,均全部破碎到-6mm進行分選比較有利。
(3)6~0mm一次粗選、一次掃選、一次精選分選試驗。本試驗的目的是既要保證精礦品位55.00%以上,同時也要保證回收率80.00%以上,試驗結果見表5。
從表5可見,鐵精礦品位達到了55.89%,回收率達到了83.32%,6~0mm一次粗選、一次掃選、一次精選、中礦再選工藝的選別指標比較理想。
(4)中礦再選后的尾礦再磨再選試驗。為了進一步提高回收率,對-6mm一次粗選、一次掃選、一次精選、中礦再選工藝后的尾礦再經磨礦(-200目占70%后),采用Shp濕式強磁選機再選,分選結果見表6。-6mm一次粗選、一次掃選、一次精選、中礦再選、尾礦再磨選工藝連選試驗流程見圖2。
從表6可見,中礦再選的尾礦經磨礦達-200目占70%后,再經Shp濕式強磁選機分選能獲得精礦品位57.00%左右、作業回收率30.00%以上的指標。
從圖2可見,-6mm原礦經該機一次粗選、一次掃選、中礦再選,可獲得鐵精礦品位55.89%、回收率83.32%的選別指標。如果將中礦再選后的尾礦經磨礦-強磁(圖2),則鐵精礦品位55.94%,回收率86.33%。
3、結論
(1)6~0mm礦石經廣義分選空間濕式永磁強磁選機一次粗選、一次掃選、一次精選分選試驗后,獲得鐵精礦品位55.89%、回收率83.32%的指標。
(2)廣義分選空間濕式永磁強磁選機是經20年的研究,于2002年研制成功的,2005年7月26日通過技術鑒定。專家們評價該設備屬國內外首創,具有國際**水平,填補了-6mm弱磁性礦物沒有濕式選別設備這一空白。已獲2006年冶金行業科技進步一等獎。
(3)本試驗采用的工藝合理,設備先進。投產后運行費用低、經濟效益好。
轉載請注明來源:m.bjfk365.cn